“妆”出问题别慌,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应对“化妆品过敏”
“脸上又痒又烧,还紧绷得难受,一照镜子全是红斑,可把我吓坏了!”近日,35岁的张女士匆匆赶到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诊室,语气里满是焦急。据张女士描述,前一天她使用新购买的化妆品后,皮肤很快出现红肿、瘙痒等不适症状,起初以为是皮肤干燥,没想到症状越来越严重,于是立即前来就医。
接诊的王云博士在明确诊断为化妆品过敏后,迅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,第一时间为张女士展开治疗:先是通过细致的物理清洗,彻底清除皮肤表面残留的致敏物质,减少持续刺激;随后涂抹生长因子凝胶,帮助受损皮肤屏障修复;紧接着操作舒敏治疗仪进行专业治疗,精准缓解皮肤灼热、紧绷感;治疗后为张女士敷上医用修复敷料(面膜),并配合冷喷处理,进一步舒缓泛红不适;最后为张女士开具抗过敏药物,从内到外阻断过敏反应,巩固治疗效果。整套治疗流程下来,张女士当天便感觉皮肤瘙痒、灼热感明显减轻,红斑也逐渐消退。
王云博士与患者沟通
“我之前用类似化妆品都没事,这次怎么会过敏呢?” 治疗期间,张女士疑惑地问道。王云博士耐心解释,化妆品过敏原因主要有三点:一是产品中含香料、防腐剂等致敏成分,部分人对特定成分敏感;二是皮肤屏障受损时,抵御外界刺激能力下降,易引发过敏;三是使用过期、变质或假冒伪劣化妆品,会增加过敏风险。她提醒,出现皮肤不适要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加重症状。
王云博士还特别提醒广大市民,日常选购化妆品时,尽量选择成分简单、无香精酒精的产品,尤其是敏感肌人群,购买前可先在耳后或手腕内侧进行局部测试,观察24-48小时无异常再使用;更换新品牌或新系列产品时,不要同时替换多种,避免难以判断致敏来源;此外,要注意化妆品保质期,开封后尽量在规定时间内用完,存放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,减少成分变质风险,从源头降低过敏概率。